《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》
About
《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》
《立功章第一》
天尊曰:
凡欲修道,建功为先。
是以诸天上帝、诸天高尊、诸天真人、诸天神仙,咸以功勤超圣真位,诸天记功而为品格。
积功满千,形神俱仙;
功不及千,形灭神仙;
功及兆民,玉清之宾。
凡蜕为仙,仙化为真,真人无碍,洞合自然。
消则为炁,息则为人,神通自在,变化无形,飞行三界,出幽入明。
吾昔在世,立世之功;
吾游天中,诸天奏功。
一切众生,咸愿济拔,心不退转,自得真道。
《斋戒章第二》
天尊曰:
斋戒者,道之根本,法之津梁。
子欲学道,清斋奉戒,念念正真,邪妄自泯。
一切众生,舍清浄域,耽嗜荤膻而以触法。
譬如饿鬼,啗食死尸,火烧饥肠,无有饱满。
又如蝇虫,争夺臭腐,妄为膻香而以触法。
三宫溷浊,六腑不净,尸魄欣昌,乐于死地。
子当割嗜欲根,入清静境,无作诸苦,无造诸恶,无生诸见,无起诸邪。
子观戒文如世法律,欲有所犯,惧金木刑。
子于戒文,精意奉持,凛然在前,如对所畏。
秉心正严,灭一切想,谛听不二,可会正真,是吾弟子。
《识本来章第三》
天尊曰:
虚无自然,道所从出,真一不二,体性湛然,圆明自足,不堕诸见。
远离尘垢,学无所学,修无所修,于中了然。
不去不住,不取不舍,无乐无恼,无死无生,无古无今,是真解悟。
观诸形相,等皆虚空,灭除世幻,体合自然。
《善应章第四》
天尊曰:
人有一善,百神俱泰。
人有十善,司命储算。
人有百善,东华注名。
人有千善,福及七祖,死魂为仙,
万善既备,玉符下迎,千神来朝,白日登宸。
《法力能捍章第五》
天尊曰:
子知悲人,不能悲身。
地水火风,假合四大,埏土为器,托炬火中而得坚固。
子身犹器,法犹炬火,能捍子身,成不坏质。
《积善为宝章第六》
天尊谓妙行真人曰:
子登宝山,周行左右,万宝纵横,无不可爱。
当下山际,能勿持乎?
妙行真人曰:
不持以归,是谓自弃。
天尊曰:
善哉。
人生于世,如在宝山,种种善缘,皆为宝也。
子不造善,当来离世,是犹登彼宝山空手而归,不持一物,后无悔乎?
《除垢章第七》
天尊曰:
子形不净,受诸染著,积垢于身,必思澡渐。
心垢不净,六根所染,弗思其浣,兹为迷惑。
是故身垢不净,以世水洗之;
心垢不净,以法语洗之。
六根清净,表裹洞明,无毫发染,方造无为。
《味道章第八》
天尊曰:
子之食蜜,徧口皆甜,舌有馀味。
味吾之言,有甚于是。
《断因缘章第九》
天尊曰:
一切众生,从因生因,从缘生缘。
以因缘故,结诸烦恼,成无量业,堕于生灭,轮转不穷。
如浪中沤,几成几坏。
尔须了悟,本来皆空,自生诸见,自著一切,种种眷属,是烦恼根,与牢狱等。
此心不悟,如大罪人,无始以来,身被挚缚,无有解脱。
吾今为汝灭前后因,断一切缘,识因非因,识缘非缘,不因不缘,湛然常定,无去无来,无离无著,一切解脱,超出三界。
《自新章第十》
天尊曰:
一切男女,于三宝前稽首归命,洗涤垢秽,令心地净,悔过自新,誓勿复造,可以为吾弟子。
其有男女,处世以来,于三宝前内省于中,无可忏悔,是吾真弟子。
《布施章第十一》
天尊曰:
有馀而施,非难不足,施之为难;
施所不欲,非难施所,甚爱为难。
一切诸福,皆自欢喜中来;
一切布施,生欢喜心;
一切财宝,众生性命。或施以物,归献三宝;
或施以法,觉悟一切。种种善果,福报无边。
《勤行章第十二》
天尊曰:
知吾道者,复不能行;
行吾道者,复不能久。
难至于道,知而能勤,久而不怠。
如渡沧海,日求著岸;
终始若一,道为子得。
《鍊秽成真章第十三》
天尊语妙行真人曰:
子未生时,混混沌沌,本无一物,视听不得,与真常会,无有名相,孰为妙行?
吾今为汝,究未生理。
种种形相,俱为幻假,眷此幻身,与我为累。
譬如铸剑,煅鍊滓秽,始见精钢;
勇烈无滞,当成妙器。
《演化章第十四》
天尊谓妙行真人曰:
从吾道者,是名善业;
离吾道者,是名恶业。
太上立德,其次立功,其次立言。
成有等差,同归于道。
一切众生,颠倒妄想,造地狱行,不自觉知,踊跃相进,投于爱河。
汝为众生敷演教法,启方便说而为接引,当得福报,同证无为。
《真成章第十五》
妙行真人问天尊曰:
何者名为真人?
复修何道,获证此果?
天尊曰:
精心苦行,绝世所欲,不兴妄想,无有染著,鍊形化炁,鍊炁化神,鍊神合道,体入自然。
敛万法归于一身,以一身而化万境。
不滞有无,永绝生灭,是名真人。
《三乘等差章第十六》
天尊曰:
末学之士,目不妄视,耳不妄听,心不妄知,禁约一切,泯绝万态以致于道。
至学之士,视无所见,听无所闻,心无所知,动无所逐,以观众妙。
大乘之士,无见而无不见,无闻而无不闻,无知而无不知,内外洞然,达彼无间,故能参宇宙而游无尽之域。
《以言劝善章第十七》
天尊曰:
赠人以财,不若赠人善言。
黄金虽贵,用之则穷;
善言于心,终身为宝。
一切神仙真人,皆以无上要言得成道果。
子能持是说,普告众生,令得奉行,获福无量。
《苦乐先后章第十八》
天尊曰:
学道之士,断诸爱欲,却绝肥鲜,长斋清思,研味至道,是为苦中求乐,能知其乐,不见其苦。
一切众生,贪恋荣华,迷惑声色,肆情纵欲,造诸快乐者,是造诸苦。
吾道苦而后乐,众生乐而后苦。吾今告子,当明慎之。
《不二门章第十九》
天尊曰:
吾道无亲疏,吾眼无贵贱,一切众生,皆以等观。
有善性者,与成其善;
有道性者,与证其道。
若有所择,是有二门。
《不杀章第二十》
天尊曰:
子欲学吾道,慎勿怀杀想。
一切诸众生,贪生悉惧死。
我命即他命,慎勿轻于彼,口腹乐甘肥,杀戮充啖食。
能怀侧隐心,想念彼惊怖,故当不忍啖,以证慈悲行。
《清净章第二十一》
天尊曰:
学道之士,以清净为本,长斋眇思,啸咏太无,观诸邪道,如覩仇雠;
远诸爱欲,如避臭秽。
除苦恼根,断亲爱缘,冥冥浊海,自得净界。
如白莲花,生淤泥中,亭亭出水,不受污染。
五脏清夷,三田华素,太玄真人,自与子邻。
《不妄章第二十二》
天尊告妙行真人曰:
大乘法可出三界。
如不行吾道,即是以我为妄。
吾以不妄,故得证此。
故信者心之宝,一切真人,皆以信心得成道果。
《慈悲章第二十三》
天尊曰:
汝等众生,以慈悲为本,覩一切物,常行不忍。
世人痛苦,如在我身,当愿救护,普令安乐。
一切众生,以愚痴故,陷诸罪苦。
尔不救拔,等是愚痴。
常行大悲心,自成无上道。
《万法归一章第二十四》
天尊曰:
万派枝流,同归于海;
万法纷纭,同归于道。
众生执著,自生分别。
当有圆通无阂,一贯诸义。
《断秽浊章第二十五》
天尊曰:
一切众生,皆自秽浊中来,复以秽浊而往。
有能清净信吾戒言,不受染著,断除杂想,即得出离浊浪,入我法门,无去无来,永超尘劫。
《洗心章第二十六》
天尊曰:
六根不净,当洗其心,心不受垢,自无诸秽。
故心为宰官,统御一切,降伏其心,犹驭猛虎,如有纵怠,反伤汝身。
《证真章第二十七》
天尊曰:
学道之士,清虚而容,非拯危而济难,慈向万物,灭毒恶想。
观一切众生,如我眷属,
有饥寒者,念与衣食;
有疾病者,念与医药;
有冤雠者,念与解释。
如是慈悲心,种种不可量,当来及后世,证彼真人行。
《财为患本章第二十八》
天尊曰:
财为患之本,聚财为聚业;
财为爱欲根,能起一切罪。
若以财非财,始可入道境。
《至言普润章第二十九》
天尊曰:
一切众生,牵于情爱,如蹈猛火,靡得休息,从少至老,不自知觉。
吾言如甘露,能洒一切,使其心地,自得清凉。
《忍辱章第三十》
天尊曰:
忍者身之宝,慎勿与人争。
一切诸魔来,吾以忍坐胜,不与羣魔竞;
来者自反戈,损人还自损,我实得安靖。
一切诸真人,皆以忍辱故。
《造福田章第三十一》
天尊曰:
人生一世间,譬如电光速,婴儿化老耄,倏忽春梦中。
勇猛进于善,自己悲不及,处世无福田,瞑目何所恃。
《正念章第三十二》
天尊曰:
子心无邪念,一念彻虚空,一切虚空中,皆有圣与贤。
常作平等观,勤修无上行,自见虚无老,久久入大乘。
《出有无章第三十三》
天尊曰:
众生迷惑,妄见诸有。
吾道本无,有诸众生颠倒,妄见诸无。
吾道亦无,非有非无,即有即无。
作是解者,能超一切。
《施言无罪章第三十四》
妙行真人问天尊曰:
何者布施功德最重?
天尊曰:
以吾言施人,功德最重。妙行真人曰;
处世何物为宝?
天尊曰:
无罪于身,是为至宝。
《随缘受报章第三十五》
妙行真人问天尊曰:
宿命因缘,可以知否?
天尊曰:
汝思见世因缘,则知宿命因缘。
汝修见世因缘,则知来世因缘。
一炁无偏阿,所种还自生;
植此荆棘根,何由望骞林?
《大力章第三十六》
妙行真人问天尊曰:
世间何力为大?
天尊曰:
慈悲之力,最为广大。
慈悲之心,能化一切;
慈悲之行,能伏一切。
恶者无与争,暴者无与抗,所向无敌,是为其力广大无边。
《契道章第三十七》
天尊谓妙行真人曰:
子欲学吾道,口无是非言,心无人我相,身不受染著,方契无为道。
众生俱幻化,堕彼色相因,虽知乐是苦,一念了无为。
《心起忧乐章第三十八》
天尊曰:
子勿包祸心,损害于一切。众生初未觉,神明悉已知。危人还自危,枉彼还自枉。天堂及地狱,一切由心造。
《道法章第三十九》
天尊曰;
吾道犹炬火,取之无穷,随其所与,能饪熟一切。
吾法等泉源,能灌溉枯槁,润泽一切。
子身障恼,自与道违。
《入妙章第四十》
天尊曰:
入我法门者,学至于无所学,行至于无所行,了至于无所了,是谓入众妙门,洞观无碍。
众生执著,妄究终始,自谓造于最胜,是犹妄见诸色。
《去华章第四十一》
天尊曰:
清净者,道之本;
荣华者,道之殃。
子勿憎淡泊,是中有至味。
愚痴恋世欲,类蛾投火光,不知其为害,以至于灭亡。
《同好恶章第四十二》
天尊曰:
子慎无锜妄,诳惑诸众生,勿怀毒恶心,阴谋诸一切。
以身譬他人,好恶元无异,能作是念者,可证无上道。
《先实后施章第四十三》
妙行真人问天尊曰:
颇谓圣王,以能利益一切,救拔众生,无有厌倦,念念相因,故能成真。
若复有人,能作是念,当知果报无差?
天尊曰:
汝勿轻用,勤修其行,使中实有见道之源,自然流施无尽。
《超色相章第四十四》
妙行真人曰:
圣王妙相七十二项,负九色光。
诸天仙人以是覩天尊也,靡不赞善,恭敬礼拜,无上希有。
天尊曰:
我以非色,汝妄为色;
我以非相,汝妄为相。
一切初地,以肉眼故,不能洞观。
若以九色七十二相观我,即是离无著有,不可与闻无上之义。
《一切恃道章第四十五》
妙行真人问曰:
一切有目,可见诸色;
至于微妙之法,不可得见。
天尊曰:
吾道犹日,光明普照,种种色相,人始能别。
废日之光,有目绝视。子慎为道,无复中辍。
《勇决学道章第四十六》
天尊曰:
学道之士,慎无二心,断绝尘染,割弃爱缘,心如寒灰,灭除猛焰,苦身励行,祸难不顾。
如矢一发,往而不回,吾保子身,必得道真。
《魔诫章第四十七》
天尊曰:
学道甚难。
鬼神魔王,败人成功,但欲其死,不喜仙道。
子将道成,复有诸天仙人来试尔身。
仙人之来试也,或试以所欲,或试以所不欲;
或试以所难,或试以所畏,皆于心之所不悟、意之所不造也试之。
过者诸天保举,魔王奉迎,是谓得道。
《易心向道章第四十八》
天尊曰:
上士贪善,下士贪财;
一切众生,昼不能息,夜不能寐,唯虑货财不足于身。
子易其心而学道,安有不得矣。
《勉行章第四十九》
妙行真人问曰:
学道甚苦,如负重登山,可厌而止?
天尊曰:
子勉于前,既登绝顶,其苦亦息,俯视一切,皆微眇也。